假冒注册商标罪,这些法律知识你需要知道!
时间:2025-04-30
来源:第二检察部
作者:谭今
编辑:张佳林
录入:张佳林
审核:郑宇晗
——最高检案例警示,保护知识产权,守护市场秩序
1.什么是假冒注册商标罪?
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且情节严重的行为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一十三条 【假冒注册商标罪】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客观行为表现为使用商标的载体包括商品、包装、广告宣传等。“相同商标”不仅指完全一致,还包括视觉上基本无差别、足以误导公众的商标(如仅改变字体、颜色)。
2.假冒注册商标罪的“红线”在哪里?
网店销售假冒名牌服饰,是否构成犯罪?
是!例如,湖北黄石沙某通过网店销售假冒国际品牌服饰,涉案金额超1100万元,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,同时承担公益赔偿300余万元,已售金额和未售货值均计入犯罪数额。
生产假冒商品销往境外,是否受我国法律制裁?
是!最高检指导案例(检例第101号)明确:凡在我国合法注册的商标,无论商品销往境内或境外,均受保护。
案例:姚常龙等人生产假冒“CISCO”“华为”等品牌光纤模块销往境外,涉案金额3162万元,主犯被判有期徒刑四年,并处罚金500万元;其余人员分别获刑并处罚金。
检察官履职重点:通过电子数据、价格对比等综合认定共同犯罪故意。
如何区分“商标侵权”与“刑事犯罪”?
关键在于“情节严重!”一般侵权可通过民事赔偿或行政处罚解决,但达到以下标准即触刑:
(一)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;
(二)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,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;
(三)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。
注册商标是企业的“金字招牌”,未经授权擅自使用,可能从民事侵权升级为刑事犯罪!
作为企业,需要合法经营,尊重知识产权,切勿为短期利益触碰法律红线!
作为消费者,在购买商品时认准正规渠道,发现假冒线索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检察机关举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