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检察业务 首页/ 检察业务/

防诱拐指南助力孩子安全成长

时间:2025-02-17

来源:第二检察部

作者:谭今

编辑:张佳林

录入:张佳林

审核:郑宇晗

【字体:  

 

寒假即将画上句号,孩子们即将告别这段轻松愉快的假期时光,但各类安全隐患仍不容忽视。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掌握防拐骗、防侵害的知识,向阳区人民检察院“向阳树”未检工作室推出线上“线上普法小课堂”,助力家长“依法带娃”。

一、警惕诱拐陷阱,学会自我保护

1.警惕“善良”被利用

有些坏人会利用孩子的同情心进行诱拐。当遇到陌生人以丢失物品、寻路问路等理由寻求帮助时,孩子们应保持警惕,可以简单指明方向,但切勿单独跟随陌生人前往任何地方。

2.警惕“热情”骗信任

坏人常常伪装成父母的熟人、邻居、警察、快递员等身份,编造故事骗取信任,假意带孩子去找父母。孩子们切记,未经父母确认,切勿跟随陌生人离开。

3.警惕诱惑与恐吓

坏人可能会用玩具、食物等诱骗孩子,或者利用孩子的恐惧心理,以贵重物品被损坏为由进行威吓。孩子们要记住,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任何物品,遇到威胁时要及时呼救。

4.警惕异常来访者

 

当孩子独自在家时,如果有人敲门,声称是父母的朋友、同事或邻居,要求进屋查看漏水等情况,切勿擅自开门。应先与父母取得联系,等待父母回家处理。

二、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

1.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

家长应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安全的,哪些是危险的。通过反复叮嘱和情景模拟,帮助孩子加深对安全问题的理解,树立自我保护意识。

2.教会孩子进行求救

家长应教会孩子在不同场合下如何求救。例如,熟记家长的电话号码,遇到危险时拨打110报警。同时,告诉孩子在遇到陌生人强行带走时,应大声呼救或打碎周围物品引起他人注意。

3.进行危险的预防教育

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,模拟各种危险场景,观察孩子的反应并给予指导。例如,家长可以扮演问路的陌生人或敲门的来访者,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。

4.教会孩子与父母沟通

很多孩子在遇到问题时,可能因为害怕责备而不愿与家长沟通。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,并告诉孩子:“无论发生什么,父母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。” 这样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,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向父母求助。

三、合理安排假期生活,增强亲子互动

1.加强亲子陪伴

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与生活,工作之余多陪伴孩子读书、玩耍、参与家务劳动,培养孩子乐观、开朗、积极向上的性格。

2.适当开展户外运动

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,增强体质的同时,也能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放松心情,远离电子设备的诱惑。

3.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

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,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例如,让孩子参与制定学习和出行计划,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。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沟通,老师们还精心准备了互动环节。家长们积极发言,与老师们分享教育心得和理念。

四、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

1.遇到危险时的自救方法

如果孩子不幸遇到诱拐或侵害,应尽量保持冷静,寻找机会逃脱或呼救。可以记住坏人的特征、车牌号等信息,事后及时报警。

2.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失踪

如果孩子不慎走失或失踪,家长应立即报警,并提供孩子的详细信息。同时,可以通过社交媒体、社区群等渠道发布寻人信息,争取更多人的帮助。

 

普法小课堂

希望通过本次普法小课堂,家长和孩子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、安全、快乐的环境,让他们收获成长与快乐。


版权所有:佳木斯市向阳区人民检察院 黑ICP备05000574号-1
地址: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人民检察院 邮编:154000